换皮肤

致公风采

News and technology
党员风采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致公风采>>党员风采

征文|我的读书生涯——我与数字图书馆

发布时间:2022-10-17阅读次数: 分享到:

作者在蚌埠市委会读书分享会上畅谈读书心得


我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度过的,跟城市相比,乡村中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。因此,读书成了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,也是让我最烦恼的事情。我爱读书,但由于条件限制,根本无法得到广泛的阅读。每当我借到一本好书时,往往会欣喜若狂,既想把它一口气读完,又舍不得阅读,那种珍惜之情至今记忆犹新。
后来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,第一次到学校的图书馆,真的如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,原来图书馆里可以有这么多的书!在学校期间,我徜徉在图书馆,如痴如醉般地读书,尽量利用好每一段空闲时光,利用好每一张图书卡,因为我知道曾经缺少图书阅读的痛苦!
师范毕业后,我回到了家乡中的一所小学教书,这里没有图书馆,没有书店,那时更没有网络,要想阅读,就要自己掏钱买书了。可惜工资微薄,而想买的书又太多,又贵,总是感到囊中羞涩。既使攒够了钱,也要步行两公里,然后坐几十公里的车到最近的小县城的书店。但在那时候,在这样的小县城里书店,能买到的称心如意的书也总是寥寥无几。很多时候,也只能是望书店兴叹了。
2001年,我考上了电大的专科班,这里的图书馆比我上师范学校的图书馆更大,藏书更多,我再一次迷失在书的海洋中。直到我开始做毕业论文,才再一次感到纸质图书馆的局限性。在导师的指导下,我选择好了毕业论题,但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,搜集材料才是研究课题的基础,也是能否写出高质量论文的重中之重。但面对浩淼的藏书,查找需要的资料谈何容易,真有大海捞针的感觉。不仅如此,有时候根本就查不到自己所需图书的版本和需要的文献资料。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在南京大学读书的一位亲戚得知我的窘遇后,让我把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的目录开给他,他从南大的数字图书馆帮我搜集到我梦寐以求的文献资料。我长长地舒了口气,论文写作得以继续,而且写的越来越有底气。最后,我的毕业论文因为观点新颖,论据充分得以顺利通过。
这也算是我和数字图书馆接触的开始吧。
后来,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朋友知道我嗜书如命,建议我登录超星数字图书馆。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,我申请了一个登录号码,顺利地进入到了我自己真正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字图书馆——超星数字图书馆。如果说以前感叹师范学校的图书馆像太阳系那样广阔(当时就是那样想的),那么现在,超星数字图书馆就是银河系了!我被震撼了,这里收录的图书门类齐全,有文学,艺术,语言,文字,教育,医学,自然科学,社会科学等等等。而且收录的图书版本真实可靠,检索方便,无论是阅读经典原著,还是研究学术课题,都能满足我的需求。超星数字图书馆,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网站。
后来,我到电大当了一名老师,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——安徽电大数字图书馆和中央电大电子图书馆了!过去,我总是央求别人帮我查找下载资料,而如今,在学习和教书生涯中,我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而查找资料了。在每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中,很多学生,特别是农村的学生,往往由于为找不到需要的资料而犯愁,我知道,他们是在重复着我求学时的烦恼。每当这个时候,作为指导老师的我,总是让他们把需要的参考书目发给我,然后我就登录安徽电大数字图书馆和中央电大电子图书馆,从中搜查资料,提供给我的学生们。当我看到一篇篇合格和优秀的论文送交时,听到他们从容自信的答辩时,一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。因为,我知道,我已经完成了从纸质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变。
如今,虽然我已经不当老师了,但读书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现在,回想起我一路走来的读书生涯,有缺书可读的烦恼,也有读不完好书的满足与快乐。从使用纸质图书馆到使用数字图书馆,一步步感受着国家数字图书资源建设带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便捷,不由想起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:“如果有天堂,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。”
数字图书馆就是这样的天堂。

(作者为蚌埠市委会二支部党员,蚌埠市天鑫会计服务有限公司  胡梅)